在全身上下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中,牙齿似乎是最容易被大家所忽视的,不到牙疼这一步,可能都很少关注口腔健康。其实从牙龈出血到牙齿疼痛,口腔疾病已经释放了很多次危险信号,它不仅能毁掉一口牙,甚至“全身系统”都可能被瓦解。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今天小欣就来和大家好好说道说道。
俗话说得好,牙齿要不好,疾病满身跑!口腔是人体消化和呼吸两大系统的起点,人的能量来源是食物,而口腔就是食物的一道闸门,口腔里面的牙齿又是重中之重的关键所在。所以牙齿对身体是否能吸收到充足良好的能量,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
口腔疾病的致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可侵入血液,可产生相关抗体、凝集素等,加重或引起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冠心病等心脏疾病。大量研究证实牙周炎是冠心病急性发作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与急性发作或总的死亡率均有显著相关。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人员称当细菌随着牙龈出血进入血液中时,这种微生物会调配一种蛋白质强迫血小板绑在一起,以血液凝块的形式阻挡细菌。而“当血小板簇拥在一起时,他们将细菌完全包围。血小板的聚集能导致微小的血液凝块,并在心脏瓣膜处积累。而且血管感染还能减少心脏和大脑的供血量。”
中老年人群既是牙周病的高发人群,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牙周感染还可能是其他心血管疾病,例如动脉硬化、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的潜在危险因素。
目前,已经有部分学者将牙周炎列为糖尿病的第六大并发症。当患有牙周炎时,某些有害菌可进入到血液中,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并激活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引起胰岛功能持续下降,导致患者血糖升高,加重了原本的糖尿病病情。
临床中许多糖尿病患者,当他们的血糖控制不好时,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牙龈肿痛,严重者甚至牙周溢脓,牙槽骨破坏,造成牙齿脱落。同时,伴有重度牙周炎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明显差于无牙周疾病的患者。有很多牙周脓肿反复发作的患者是在口腔科就诊时经过检查发现了糖尿病。
根据研究结论刷牙次数过少、刷牙部位不全面及不洁治等,可能是40岁以上中老年人患牙周炎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大部分吸入性肺炎的诱因多是吸入口内、咽部的细菌分泌物,因此做好口腔清洁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到呼吸系统疾病的感染。
我们都知道,“幽门螺旋杆菌”主要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相关性胃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胃食管反流病等多种疾病相关。幽门螺杆菌不仅寄生在胃粘膜上,也可存在于口腔中,主要通过唾液传染。
对于准妈妈来说,在孕期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同时又不注意口腔卫生,使原有的炎症加重,引起牙龈红肿、出血、等等。
另一方面,目前研究表明牙周疾病是导致低体重婴儿出生的危险因素之一。重度牙周炎的孕妇早产和生出低体重儿的危险率为牙周正常孕妇的7.5倍,大于吸烟、饮酒对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所以孕妇的口腔保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食道癌:中美的研究人员经过研究发现一种叫做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的细菌,在 61% 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人体内存在,而在正常的食管组织中检测不到该种细菌。该细菌本身与牙龈疾病的发生有关。如果能够证明Porphyromonas gingivalis是引起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原因,将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样就表明改善口腔卫生可能能够降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风险,在牙菌斑中筛选Porphyromonas gingivalis将有助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筛查,并且使用抗生素或其他抗细菌治疗方法可能会阻止食管鳞状细胞癌进展。
胰腺癌:有学者研究发现,胰腺癌病人的口腔微生物组成模式与健康对照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一发现将会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巨大的帮助。因此如果能对于胰腺癌进行早期的诊断,或许可以大大提高病人的成活率。
结肠癌:来自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牙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常见的口腔细菌能够引发结肠直肠癌。这种细菌名为具核梭杆菌,可以粘附在结肠癌细胞上,潜在触发一连串变化来引发癌症。
在阿尔兹海默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中,炎症起重要作用。某些病原体可能加速炎症反应和增加氧化造成炎症反复和氧化损伤及随之而来的血管损伤。
一项由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UCLan)医学和牙医学院主导的研究发现,口腔卫生不良或者牙龈疾病,可能会使发生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增高。
老年痴呆症至今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但有研究证明:在充分咀嚼时,大脑一些区域供血增加,反之则供血减少,有些脑细胞萎缩退变加剧,推测老年人能否充分咀嚼和脑细胞萎缩退变有相关性。